您好,欢迎来到维库仪器仪表网 网站登录 | 免费注册 | 忘记密码

手机访问

自吸泵不抽水的排查及原因分析

类别:解决方案      发布于:2025-11-27 13:58:50 | 9 次阅读

  自吸泵不抽水是常见故障,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。自吸泵的工作原理依赖于泵腔内形成真空负压,从而将液体吸入泵体并排出。若无法建立或维持足够真空,就会导致“不抽水”。以下是自吸泵不抽水的排查及原因分析:
  一、首次使用或长时间停用后未灌泵(常见原因)
  自吸泵虽具备“自吸”能力,但初次启动或泵腔完全排空后,必须预先向泵体内注入引水(灌泵,以排出空气、形成初始密封液环。
  现象:电机运转正常,但出水口无水或仅有少量断续水流。
  解决方法:打开泵体顶部的加水口(或排气阀,注满清水直至溢出,再启动泵。
  注意:部分自吸泵配有“储液室”,若储液室干涸,同样无法自吸。
  二、吸水管路漏气
  自吸过程依赖密闭负压系统,任何微小的漏气点都会破坏真空,导致无法吸水。
  常见漏气点:
  吸水管接口松动、密封圈老化
  法兰连接处垫片破损
  吸水管有裂缝或砂眼
  底阀止回阀密封不严或损坏
  判断方法:
  听声音:泵运行时有“嘶嘶”进气声
  观察:泵体持续排气但不出水
  测试:在疑似漏点处涂抹肥皂水,观察是否冒泡
  解决方法:紧固接头、更换密封件、修补或更换吸水管,检修底阀。
  三、吸程过高或吸水管过长/过细
  自吸泵的理论吸程约为8–9米(受大气压限制,实际有效吸程通常为4–6米,且受管径、弯头数量、液体温度等影响。
  问题表现:
  安装位置过高(泵高于水源超过额定吸程
  吸水管路过长、弯头过多、管径偏小→增大阻力,降低自吸能力
  解决方法:
  尽量降低泵的安装高度
  缩短吸水管,减少弯头,使用与泵口径匹配或略大的管径
  四、叶轮或泵腔磨损/堵塞
  叶轮磨损:长期运行后叶轮间隙变大,容积效率下降,真空度不足。
  泵腔或流道堵塞:杂物、泥沙、结晶物卡住叶轮或堵塞进出水口。
  现象:泵运转吃力、噪音异常、流量明显减小甚至无水。
  解决方法:拆泵检查,清理异物,必要时更换叶轮或修复泵壳。
  五、排气阀或回流孔故障(针对特定结构自吸泵)
  部分自吸泵依靠气液分离室+自动排气阀实现连续排气。若排气阀卡死、堵塞或回流孔被堵,空气无法排出,泵腔无法形成稳定液封。
  检查点:查看气液分离室是否积水,排气阀是否灵活。
  处理:清洗排气通道,确保回流孔畅通。
  六、电机转向错误(三相泵)
  对于三相电机驱动的自吸泵,若电源相序接反,会导致叶轮反转,无法建立正常压力和真空。
  判断方法:观察泵联轴器或风扇转向是否与标识一致(通常为顺时针或逆时针。
  解决方法:任意调换两根电源线,改变电机转向。
  七、介质问题
  液体温度过高:高温液体易汽化,产生气蚀,破坏真空。
  液体含气量高(如发酵液、曝气水:气体难以排出,影响自吸。
  粘度过大或含固量高:超出泵设计范围,导致吸入困难。
  解决思路:确认泵是否适用于当前介质,必要时选型调整。
  八、机械密封或轴封泄漏
  若泵轴封(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严重泄漏,外部空气会从轴封处被吸入泵腔,破坏真空。
  现象:轴封处漏水严重,同时泵无法上水。
  处理:更换机械密封或压紧填料。
  如以上措施仍无法解决,可能是泵内部关键部件(如叶轮断裂、泵轴弯曲损坏,建议联系专业维修人员或厂家技术支持。

标签: 自吸泵

全年技术资料征稿

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,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!

联系邮箱:3342987809@qq.com

版权与免责声明

凡本网注明“出处:维库仪器仪表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维库仪器仪表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仪器仪表网,http://www.hi1718.com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
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